汪集旸

阅读次数: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956年毕业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62年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62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79-1981年10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访问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所。还先后兼任国际热流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热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副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

长期从事理论和应用地热研究,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和油田地热、地热资源等方面均做出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在大地热流研究中,对中国集近千个数据分析,提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热流分布图式,并成图;对全球两万四千余大地热流数据分析,指出我国所在地北半球为“冷”半球,南半球为“热”半球,与之相对应的大西洋半球(“海”半球)为“热”半球,太平洋半球(“陆”半球)为“冷”半球,地球热场分布极不均匀。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中,对华北地区提出了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恢复了中新生代热演化史;通过对攀西裂谷研究,确定其为我国第一个“热流省”;对东南沿海的研究,用大量事实证明,被誉为理论地热学三大定律之一的“热流(G)-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并将我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指出华北为“冷”壳“热”慢型的。在应用地热研究方面,对我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福建、广东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并写出世界上第一部专著;对矿山地热深入研究,提出我国矿山地温类型划分方案,以及矿区深部地温预测和灾害防治措施;对油田地热研究,阐释了我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热背景及其相应的油气资源潜力,并依其温压条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预测,指出稳定带的分布及其厚度。他的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6668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