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诺

发布时间:2014-04-28阅读次数:

李  诺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4年3月出生,女,汉族,河北衡水人。2002年9月-2006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习,获学士学位;2006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开始硕博连读;2011年2月-3月曾先后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合作交流。

李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东秦岭地区钼矿床成矿规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1.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组合及矿物组成研究,提出东秦岭地区脉状钼矿床可划分为浆控高温热液(岩浆热液型)脉状矿床和断控造山型(变质热液型)矿床;2.通过对东秦岭地区若干浆控高温热液型钼矿床的详细解剖,并结合中国大陆内部其他构造单元的60余个浆控高温热液矿床的矿床地质化学特征对比,发现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成矿系统围岩蚀变普遍以钾长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等相对贫水蚀变为主,而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等富水蚀变较弱;成矿流体以高盐度、富CO2区别于岩浆弧区同类矿床贫CO2的NaCl-H2O型流体,且富K、富F。分析表明,源区物质成分的差别是导致陆内与岩浆弧区浆控高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及成矿流体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3.通过对小秦岭北麓的大湖金钼矿床的独居石和辉钼矿定年,识别出小秦岭地区至少存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热液成矿事件,燕山期成矿作用既可叠加、改造早期矿床,又可形成新矿床;4.发现了东秦岭地区首个与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河南龙门店钼矿,厘定其成矿年龄为1854Ma,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钼矿床,首次揭示了中岳期成矿事件的信息;5.根据不同类型的成矿系统发育在地壳不同深度或造山带演化的不同阶段,通过东秦岭地区斑岩成矿系统的形成时间与发育深度,推测东秦岭地区144Ma以来所遭受隆升剥蚀的总深度不超过7km,估算区域144Ma至今的地壳隆升剥蚀速率不超过0.05mm/a,指出东秦岭-大别地区可以较好地保存140Ma以后形成的斑岩矿床。

李诺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已接收论文2篇;其中国际SCI论文4篇,国内SCI论文5篇,国内核心论文2篇。

8258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