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杰

发布时间:2014-04-29阅读次数:

唐 杰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2月出生,女,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2007年9月-2011年6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得资源勘查工程(固体)专业的学士学位;2011年9月保送至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是许文良教授。

唐杰的研究方向为火成岩岩石学。硕士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意义”(第三参与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鄂霍茨克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制约”(第二参与人),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两个方面:1、东北地区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是科研工作者一直争论的话题。她通过对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时空格架与地块的构造属性的探讨,首次确定了该区新元古代地质体的存在,并认为它们的形成是对Rodinia超大陆快速裂解的响应,同时认为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具有亲和性。2、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存在向北俯冲是科研工作者公认的事实,是否存在向南俯冲一直存在争议。她通过对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研究,在额尔古纳地块上确定了一套早-中三叠世钙碱性火成岩组合的存在,明确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存在向南俯冲的历史,这对揭示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演化历史和区域成矿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唐杰在项目中所负责的具体工作有野外调查工作、室内岩相学研究和相关图件编制、样品分析测试工作等,其中实验分析测试工作包括锆石U-Pb年代学测定、Hf同位素分析及全岩主微量分析等。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检索论文两篇,分别发表在《Precambrian Research》和《Lithos》上,影响因子分别为4.441和3.779。此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核心论文和两篇会议论文。为了开拓视野、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她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参加了2011年在西安举办的全国岩石学及地球动力学研讨会,2013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以及2013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的Goldschmidt国际地球化学年会。

8358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