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2014年)

薛逸凡

发布时间:2015-12-14阅读次数:

薛逸凡 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1992年4月出生,女,汉族,北京人。2010年9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古生物专业学习,获本科学士学位。2012年10月到访美国罗利,出席第72届国际古脊椎动物学年会,并就胡氏贵州龙研究内容做板报展示。2013年7月-2013年8月,在台湾大学从事碳酸钙沉积物高精度铀钍同位素定年及古环境分析研究。2013年9月,在贵州兴义出席第二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国际研讨会,并就胡氏贵州龙个体发育分析做口头报告。2014年4月被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录取,并获学术奖金。

薛逸凡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贵州兴义中三叠世肿肋龙类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 Young, 1958)个体发育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速生长分析、性二型分析及其相互作用。在本科学习阶段,薛逸凡曾多次随导师前往贵州省开展野外工作。采集大量化石样本,测量数据超过1000组用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她在读期间对于胡氏贵州龙个体发育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

1、在已有的判定胡氏贵州龙性别的经验标准上新增添股骨相对长度这一指标,研究发现对于体长相近的个体,雄性的股骨要明显长于雌性;

2、将线性判别分析引入贵州龙性别判定当中,并确认综合考虑了更多测量值的判别分析可以有效的被用来区分雌雄性别;

3、首次采用因子分析替代主成分分析验证影响贵州龙形态分异的最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及性别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影响因子;

4.将标准化主轴引入到异速生长分析的曲线拟合中,相对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标准化主轴能更为准确的描述不同身体部位间的相对生长关系;

5.首次通过结合异速生长分析与性二型分析的方法寻找贵州龙性别分异起始点,并发现对于大部分性别相关的身体特征,贵州龙雌性雄性的不同生长轨迹在幼年期就已确立;

6.将S曲线模型引入到古脊椎动物个体发育拟合中,通过与传统异速生长拟合公式结果的对比,证明在基于足够样本量的情况下,具有更多因子参数并能更为准确描述生长轨迹的S曲线模型可以有效的被应用到古生物研究中。

薛逸凡善于思考,勤奋好学,目前已发表国际SCI论文1篇,SCI会议摘要一篇,均为第一作者。
1048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