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2018年)

张青青

发布时间:2019-03-21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0年3月出生,女,汉族,江苏徐州人。2014年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获硕博连读资格,攻读博士学位。

自从2014年进入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习以来,一直从事中生代昆虫分类和古生态重建等研究工作。在硕博连读的近四年里,先后赴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云南、新疆、西藏等地采集化石标本数千枚,已经完成其中500余枚保存在岩石和琥珀中的昆虫化石的分类鉴定和古生态分析工作。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8篇,包括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和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各1篇。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重建了已知最古老的昆虫真实颜色 对英国、德国、哈萨克斯坦、中国侏罗纪以及白垩纪缅甸琥珀的蛾类标本进行系统调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技术对保存的鳞片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为鳞片的演化提供了证据。利用化石鳞片的纳米级光学结构数据重建了侏罗纪蛾类鳞片微结构的三维光学模型,恢复了其结构色。这不仅是已知最早的昆虫真实颜色,也是最古老的昆虫结构色,为复原远古动物和植物的结构色打开了新的窗口。

2、分析和总结了中生代若干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 对中生代虻类化石进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虻科、独须虻科、网翅虻科、张木虻科、蜂虻科等虻类化石,结果表明访花类群在白垩纪中期已经发生了辐射演化,而张木虻科和独须虻科在白垩纪中期的多样性仍然较高,其灭绝可能和被子植物的繁盛有密切关系。对中生代脉翅目、长翅目、双翅目等长口器传粉昆虫系统总结,分析了其口器长度和其对应的植物,发现中生代中晚期传粉昆虫已广泛出现明显的生境分区现象(即特定昆虫只给特定植物传粉),表明复杂的传粉生态关系已经在前被子植物时代普遍存在,挑战了传统观点。

3、完成缅甸琥珀一系列昆虫标本的系统分类工作 报道了白垩纪中期首个寄生性虻类独须虻科,并对其雌性产卵器进行了探讨,表明该类群为拟寄生性类群,其灭绝可能和寄生性的访花昆虫的辐射演化有关;报道了缅甸琥珀中网翅虻科灭绝亚科始网翅虻亚科的最新化石记录,对该亚科的生殖器和触角进行了详细描述,填补了该亚科细节特征的空白,同时将该亚科的化石记录提前了5000万年;报道了现生地理分布局限的头虻科2属2种,对其雌性和雄性生殖器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对比,结果表明该科曾广布于世界,并在白垩纪中期具有极高的多样性。

张青青获中科院大学三好学生,地奥二等奖学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国家奖学金和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Cretaceous Research》等期刊。在学期间积极参加科普工作,合作出版琥珀科普书籍一部:《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发表和合作发表琥珀科普文章3篇,介绍了琥珀的性质、内含物及其科研意义等,分别刊登在《生命世界》、《科学世界》和《大自然探索》等杂志。

123911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