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2018年)

郭自晓

发布时间:2019-03-21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地质博士研究生。1988年12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赵县人。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就读于石家庄经济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就读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地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郭自晓主要以古海洋和现代深海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元古代古海洋硅质叠层石中蓝藻微化石和冲绳海槽北部冷泉区富铁碳酸盐烟囱体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博士期间,乘坐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船参加了为期44天的中国大洋第37航次第二航段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考,且先后在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辛辛那提大学(美国)、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内外实验室完成了实验测试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1项国家973计划、1项中科院先导B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取得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如下:

(1)运用高精度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探针及纳米离子探针,研究了保存于中国北方中元古代高于庄组(~1500 Ma)硅质叠层石中的蓝藻微化石,首次提供了中元古代可信的蓝藻细胞的元素分布及特征碳同位素值,获取了产氧光合作用与中元古代厌氧海洋的直接证据,支持了元古代海洋中持续存在的产氧光合作用及早期地球上延迟的氧化,对于深入理解地球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2)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拉曼光谱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仪等技术,进一步对高于庄组(~1500 Ma)的蓝藻细菌微化石细胞埋葬学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中元古代海洋中石化的蓝藻细菌的形态、元素、同位素以及分子结构特征,提出前寒武纪燧石中蓝藻细菌细胞壁及鞘体优于细胞内含物的优先保存模式,并认为低温下快速硅化对其保存的完整性起了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提出了保存于前寒武纪岩石中蓝藻细菌的埋葬学模型。该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古老地层中微生物化石的形成、保存,以及寻找地质记录中石化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3)运用高精度的纳米离子探针,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近边结构吸收谱,研究了冲绳海槽的富铁碳酸盐沉积体,首次阐明了富铁碳酸盐管道中黄铁矿的硫和铁的来源,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形成模型。该样品可能代表了第一个与铁氧化物驱动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相关的碳酸盐沉积体中的化石记录。相似的富铁碳酸盐沉积体已经在其他冷泉环境中发现,因此,该过程可能在大陆边缘次表面甲烷及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郭自晓曾担任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三好学生等称号。博士期间,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于国际著名地学学术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Precambrian Research》、《Chemical Geology》上发表3篇SCI论文。此外,2017年受邀为Precambrian Research审稿1篇。

1242115595